第225章 黄琬 戏志才的分歧,刘明的谋划_三国:我给昏君当替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25章 黄琬 戏志才的分歧,刘明的谋划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
冯防随着明汉禁卫小心翼翼地进入长乐宫。

    就在几个月前,自己还是整个皇宫安全的负责人,也是长乐宫的常客,即便是每次路过这里,内心都无比愉悦,因为自己的女儿正在里边陪王伴驾。

    整个皇宫之中包括长乐宫的阉人们,谁见了他不是客客气气陪上笑脸,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动孝敬钱财,倒是不希望他能在淑妃甚至皇帝面前美言,只要不说坏话就行。

    总之,那是他的高光时刻。

    但是,现在,他不得不收敛自己作为皇帝老丈人的气焰,走路半个脚掌点地,小心翼翼地轻声前行,生怕弄出点动静惊到皇帝甚至自己的女儿。

    自己现在是什么德性什么处境,他心知肚明,但是心里又忍不住有一丝小激动--

    陛下突然晚间召来茶叙,决不仅仅是喝茶那么简单,极有可能是要重新起用自己,若果真如此,那么自己的人生又将拨云见日,再次腾飞。

    禁卫直接将冯芳领到御书房门前。

    御书房亮着灯,里边没有声音,房门开着。

    冯芳的心也稍微宁静了些,他现在见不得陛下与其他妃子单独相处,特别是王允的那个义女貂蝉,他生怕此刻御书房内貂蝉服侍着陛下。

    那禁卫走到门边,单膝跪地,轻声道:“陛下,冯芳校尉来了。”

    刘明眉头微皱,正专注地盯着面前的一份奏报,陷入沉思,听到禁卫的汇报,头也不抬地道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禁卫迟疑一下,回头看了一眼满脸期望的冯芳,后退几步,这才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冯芳一脑门子雾水,“知道了”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陛下起身热情相迎,让自己落座开心地茶叙。

    一时间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

    只得躬身一揖,道:“臣冯芳叩见!”

    御书房里一片安静,皇帝连头都没抬。

    冯芳混身冷汗就下来了,感觉一丝不妙,急忙扑通一声跪伏在地,不敢吱声了,静等陛下召唤。

    刘明拿起书案上的奏折看了看,又放下,依然沉吟不语。

    自从他发明并推广新式汉纸,并制作成纸质奏折后,以往的竹简奏书便退出了朝堂,多数奏报都换成了这种轻便的新纸。

    就在刚才,刘明收到了从荆州来的战报,大司马丞黄琬详细汇报了荆扬战事进展,荆州已经彻底荡平收复。

    并且通过利诱说服五溪蛮归顺,得到三万蛮兵随同朝廷军队一起作战。

    孙坚之子孙策率残部归顺袁术后,暂守扬州豫章郡,就在几日前黄琬按照戏志才的计策智取豫章,孙策败走。

    黄琬盛赞戏志才的才能。

    让刘明费神的是,与此同时,黄琬与戏志才在接下来的用兵上产生了分歧,谁也说服不了谁,于是上表请皇帝圣裁。

    黄琬的意见是一鼓作气,兵进扬州,捉拿反贼袁术,彻底平定江淮。

    而戏志才的意见是袁术已经不足为虑,鉴于益州刘焉有不臣之心,建议分兵半数秘密屯于荆益交界之地,一旦时机成熟,则突然出兵攻取益州。

    至于扬州袁术,建议在兖州平乱的公孙瓒率得胜兵马南下,与剩下的半数荆州兵马合击扬州,一个从北往南打,一个从西往东打,袁术也是没跑。

    就在几日前公孙瓒的兖州平乱彻底完胜,鲍信战死,部将于禁、臧霸投降,同时收得降卒两万余人。

    目前大军正在兖州休整,刘明正准备过几日就让公孙瓒回幽州呢,毕竟幽州地处边陲,他率领大军一走,乌桓、鲜卑等部落又蠢蠢欲动了。

    总得来看戏志才的谋划更具大局观,也更加深远。

    对于袁术这支叛军,如果公孙瓒的兵马能够南下,与荆州兵合力而为,可以想见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 https://m.skjvvx.cc/a/44660/44660618/15151290.html

书客居阅读网址:m.skjvvx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